广州是个热闹的城市,这里有一年两度的广交会,这里是非洲商人聚集最多的地方,这里有众多的批发市场,有十三行,有上下九,有天河城……当然也有不少的历史遗迹,元帅府,南越国宫署遗址,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六榕寺……
可是广州更是个吵闹的城市,因为吵闹所以广州失去了南方城市特有的水乡温柔气息,也失去了那一份历史沉淀后所留下的独特而诱人的沧桑。
对于一个刚上广州读书的我来说,广州最负戏剧性的地方莫过于广州的公交车上了。广州最痛苦和最感人的事都发生在那一个小小的车厢里。搭公交的痛苦,我想很多广州人都是深有体会的,上下班的车流高峰期公交车往往是走三步,停四步的,其中有三步是因为塞车,还有一步是因为塞车而恰巧赶上的绿灯,不得已又得停车;而在公交车内,不是人挤人,是人贴着人,挤,代表着尚有‘多余’的空间,贴,则是无空间可言,用沙丁鱼罐头来比喻车厢内人贴人的状况最是形象了。至于它的感人之处,便是公交车上的人会为有需要的人自动让座,不管车厢内有多拥挤,要是有老人或只年幼的小孩上车,总可以看到有人自发的起身让座。也许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其中折射出来的是人的一种心态,一种老吾老幼吾幼的至尚至高境界。
广州人是很精明的,这是很多初到广州的人对广州人的评价。广州人确实很精明,只是不知这种精明是表现在菜篮子里的精明或是人际交往上的精明又或是做生意上的精明,也不知‘精明’这个词对于评价者来说带褒义或是贬义,只知广州人多半是不会让自己吃亏的,又或是他们是不吃亏的。
广州人总是行色匆匆。肯停留下来多半也是因为红绿灯的关系,但也还是有人不愿浪费那几分钟的时间,直闯红灯.也许这种人也值得‘钦佩’的,毕竟平常人最多也就达到“时间就是生命”的境界,而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时间比生命重要”如此“可歌可泣”,足以当教材,不过要写在反面而已。